第103章 异想天开(3 / 7)
。
贾敬中了进士,贾珠十几岁就是秀才。
只是贾家在谋求改变时,却忘了皇家不见得愿意看到武将出身的勋贵家族,不学兵法、不练武。
跑去和寒门争夺科举的名额。
顺带着,勋贵走科举之路,也得罪了文官士大夫集团。
要是大家都这样,地方上的地主乡绅们,还怎么和勋贵抢科举名额
而且将来有战事,冲锋陷阵的人,总不能是文官吧
大周可不是宋明,文官完全压制武将的事,大周可没有。
不过太平年月,武将的话语权,确实比不上文官。
但对皇帝和朝廷来说,读书人多的是,不缺勋贵家的子弟去做文官。
反倒是能带兵打仗的武将,才更难得。
所以太上皇直接赏赐了贾政,工部六品主事的官职。
这么多年过去,贾政也才从六品,升职到正五品的员外郎。
在李景孝看来,其实已经是在警告贾家了。
再说,你一个勋贵,还是一门两国公的显耀门第。
本身就占据了那么多的资源,还去和天下耕读世家、寒门子弟抢资源、抢职位。
换成李景孝是在朝的文官,也会联合起来在贾家身上踹几脚。
这叫屁股坐歪了,犯了众怒。
等到贾家被抄家,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和风光,贾兰成了没落贵族,反倒成了皇帝拉拢人心的旗子。
不仅顺利走上科举的路子。
结果贾兰也确实考上进士,官位还不小,能给他亲妈李纨争取诰命身份。
这么一想,李景孝忽然觉得,贾家其实从第二代开始,决定子弟走科举之路时,就注定了会没落下去。
甚至就连其他勋贵,同样不愿意看到贾家改变立场,跑去文官那边去。
更不愿意贾家真的靠着科举之路,今后的日子过的比他们好。
李景孝想了这么多,顿感人心复杂。
但贾家的资源既然贾家子弟用不上,那自己这个女婿肯定不能眼睁睁看着,贾家的人脉全便宜了王子腾。
端起茶碗喝了几
↑返回顶部↑